春光油田晚白垩世地层研究进展
1 区域背景及生物组合
春光油田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区域构造上隶属准噶尔盆地西部隆起区车排子凸起东部(图1)。车排子凸起为一北西走向而向东南倾伏的三角形凸起,是一个海西晚期形成且长期继承性发育的古凸起,其地层具有东南厚、西北薄的楔状体特征。春光油田地层层序受多期隆升和沉降因素影响,在石炭系基岩之上依次发育白垩系下统吐谷鲁群,古近系,新近系沙湾组、塔西河组、独山子组及第四系。
图1 车排子凸起构造分区(朱美衡,2009)
2013—2016年,春光油田多口井的岩心、岩屑中见有数量丰富、时代特征鲜明的晚白垩世生物化石。这套生物群的出现为研究区地层层序和沉积体系的研究提供了新的依据。
经过系统分析鉴定及研究整理,发现晚白垩世介形虫化石8属11种1比较种3未定种,建立了Cypridea avernosa-Cypridea (Pseudocypridina)gigantea-Mongolocypris distributa组合。
该组合介形数量丰富,化石以大个体的Cypridea cavernosa, Cypridea(Pseudocypridina)gigantea与中等个体的Talicypridea及小个体的Candona混生为主。除组合分子外,还见有: Candona bagmodica, C. altanulaensis,C. longireniformis, Candoniella lauta, C. mordvilkoi, Eucypris sp., Cyprinotus sp.,Talicypridea amoena, T. reticulate, T. szczechurae, Timiriasevia sp.等。其中Talicypridea是我国晚白垩世陆相沉积盆地中的标志分子,多与晚白垩世的Cypridea cavernosa 及Talicypridea属共生[1]。Cypridea(Pseudocypridina)gigantea首见于准噶尔盆地上白垩统红砾山组与红沙泉组[2],在吐鲁番盆地骆驼峰上白垩统苏巴什组,青海民和盆地、乐都上白垩统民和组,四川雅安上白垩统灌口组,湖北上白垩统跑马岗组,湖南衡山、攸县上白垩统戴家坪组,广东南雄上白垩统南雄组,浙江衢县上白垩统衢江群,江苏上白垩统赤山组,泰州组,安徽宣城,郎溪上白垩统宣南组,山西左云上白垩统助马堡组,山东莱阳上白垩统王氏组上段,吉林乾安、白城上白垩统四方台组、明水组等亦有报道,是我国以及国外上白垩统的典型种。
资料显示,在准噶尔盆地Cypridea(Pseudocypridina)gigantea出现层位的下部岩组中发现了晚白垩世早-中期脊椎动物化石,同层亦有晚白垩世马斯特里赫特期腹足类化石组合、大型恐龙蛋化石以及同时期的轮藻化石组合。综合生物的分布特征及时代意义分析,春光油田该组合赋存的地层应为晚白垩世晚期红砾山组沉积,相当于Campanian-Maastrichtian期。
值得注意的是,这套典型的介形虫组合在全区大多数研究井中均有见及,其化石不仅丰度高、组合特征一致,而且如昙花一现,具有短期内爆发性出现而又快速消失的特点:向下与早白垩世异常丰富的高加索开口轮藻、中小型个体的女星介、刺星介的生物面貌呈断崖式突变;向上又被上覆地层大量新生代轮藻化石快速取代,反映了白垩纪沉积末期沉积环境的一种骤然变化,具有较强的地层划分及对比意义。
2 地层概况及分布特征
晚白垩世沉积特征在准噶尔盆地内区别较大,岩组名称也因地而异[3](表1)。以木垒-乌苏-精河一线作为南北缘分区界限,南缘自下而上分东沟组(K2d)、紫泥泉子组(K2-E2z);西北缘和北部分艾里克湖组(K2a)、红砾山组(K2h);东北缘为红砂泉组(K2hs)。
关于研究区上白垩统的分布,前人认为[4]:晚白垩世沉积时期,受燕山运动晚期强烈活动影响,准噶尔盆地西部的车排子地区及四棵树凹陷因构造隆升,沉积间断,遭受剥蚀,上白垩统地层在车排子外已尖灭。晚白垩世的沉积主体主要分布在凸起以东地区,为一套辫状河相、冲积扇相的红色粗碎屑沉积。
通过对春光区块系统的生物地层研究发现,春光油田的上白垩统地层分布面积较下伏吐谷鲁群更广。值得一提的是,晚白垩世类似的化石面貌在盆地南缘紫泥泉子剖面的1~6层和7层的一部分,玛纳斯河剖面下段,呼图壁河剖面25,29及31层及呼2井钻井剖面4~5层,呼西1、吐谷1、吐谷2、吐谷001等以及安集海河以西的安4井、西5井、卡6井、四参1井均有见及。在南缘覆盖区的玛纳斯一带,虽没有资料,但可以预见该区同样存在上白垩统地层。
值得一提的是,准噶尔盆地晚白垩世的生物面貌除了集中在盆地南缘呼图壁-玛纳斯地区外,近年陆续在腹部地区有相关报道,如盆地中央坳陷莫索湾凸起的芳3井(詹家祯等,2007),除有典型的Talicypridea subbispinifera,Cypridea cavernosa晚白垩世介形类化石,还见有Gabonisporis labyrinthus,Aquilapollenites attennatus,Jianghanpollis ringens,Cranwellia conspicuus,Yenjisapollis rotundatus,Liliacidites creticus等典型的晚白垩世孢粉化石分子。除部分地方属种未出现外,芳3井孢粉化石的整体面貌与松辽盆地上白垩统Maastrichtian期明水组的孢粉组合较为相似,指示了相似的晚白垩世晚期的沉积背景[5]。
文章来源:《古生物学报》 网址: http://www.gswxbzz.cn/qikandaodu/2020/1113/444.html
上一篇:侯先光 敲开寒武纪古生物生命之门
下一篇:浅析古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性